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宝宝佝偻病的预防

2016-06-14

 

 

婴幼儿生长发育快,是人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因此各种营养素需要较多,而婴幼儿由于咀嚼、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食物种类单纯,易发生各种营养素的缺乏,特别常见的是维生素D、钙的缺乏,易形成佝偻病。

佝偻病的表现:

1、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内的小婴儿,主要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恼、夜间啼哭、睡眠不安、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出现枕秃等。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此期常无骨胳改变,X线骨片可正常、血生化检查可正常。

2、激期 ,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如不经治疗,症状会继续加重, 小于6月的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可有颅骨乒乓感、方颅、前囟增大;稍大的婴儿可表现为胸部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肋缘外翻、郝氏沟等,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足镯样改变;1岁以后的幼儿双下肢在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因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O”型或“X”型腿。严重者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此期血生化检测可出现血清钙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x线片显示长骨?垢端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样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等表现。

3、恢复期 ,患儿经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会逐渐减轻、消失;血清钙、磷浓度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l-2月降至正常水平;骨骺X线影象在治疗2-3周后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但鸡胸、漏斗胸、“O”型或“X”型腿。等骨骼畸形的表现难以恢复,形成后遗症。 

佝偻病的预防:

1、宝宝出生后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以及其它营养物质易于吸收。4-6个月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时,应逐步添加蛋、肝等含维生素D多的食品。
    2、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最方便经济、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因为紫外线照射在皮肤上,可使皮肤产生维生素D3,这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宝宝满月后,可逐步增加日晒时间,在正常天气下,每日晒太阳半小时左右,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枕部、臀部、手足等。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戴着帽子,否则达不到抗佝偻病的目的。夏季避免阳光直晒,可在树荫下玩耍,同样可以达到日晒的作用。
    3、因为膳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少,所以按时服药也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宝宝出生后应定期到保健单位进行健康查体,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在医生的监测下增减药物剂量。一般婴儿每天需维生素D约400国际单位。千万不要把维生素D和钙当保健品随意给宝宝服用,否则易造成不足和过量,这样对宝宝伤害极大。对体弱生病的孩子和生长速度较快的孩子,如早产儿、双胞胎、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儿要格外注意,因为这些孩子需要维生素D及钙的量较大。如补充不足,极易发生佝偻病。此外,也要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因为反复生病的孩子,特别是患有脂肪代谢异常性疾病的孩子,更容易得佝偻病。
  细心的妈妈们,如果能熟悉佝偻病的症状和表现,认真做好以上几点,您的宝宝就不容易得佝偻病了。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