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及早发现青光眼,降低视觉损失
一、概念
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是指当眼内压超过眼内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视盘凹陷、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的眼疾。
二、发病现状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青光眼的病情及防治形势都很严峻。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青光眼的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0.68%。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65岁以后可达到4%-7%。其中有一部分人未被及时发现。在欧美国家中,开角型青光眼为主要类型,约占青光眼患者的74%,我国及东南亚地区以闭角型青光眼为主,占青光眼患者的87%。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约有1600万青光眼患者,推测至2020年将达到2200万。因青光眼所致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的,对青光眼高危人群的视力威胁远大于白内障。
三、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50岁,有青光眼家族史。
(2)糖尿病及高度近视患者
四、青光眼的危害
青光眼患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其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痴呆、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相类似,随着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逐渐下降,其身体功能、社会活动参与度和心理状况等都显著下降,同时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发生比例显著上升。
五、预防??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我们将青光眼称之为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很大一部分青光眼患者的实力往往都是无意识中丧失的。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不容易被察觉,直至出现视功能降低、视野缺损时已为晚期,不可逆。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为原发性青光眼,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最常表现为眼压升高等临床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眼压正常,无论眼压增高与否,患者的视神经都会受到损害,表现为相对应的视野缺损。眼底视神经损害越严重,视野缺损也越明显,视功能就越差。因此早期筛查青光眼,对于保护和延缓视力损害至关重要,患者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到当地正规医疗机构的眼科门诊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压、视野、眼底等一系列检查,其中眼底检查是早期发现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重要手段。
六、治疗
原发性青光眼一旦确诊,就要接受治疗。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都必须是规范的、长期的、有效的。术后的定期随访和早期治疗同等重要,规范的治疗、定期的随访才能使所有青光眼患者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保存一定的视觉功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