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
特发性面神经瘫痪,即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又称Bell 麻痹(Bell’spalsy),系指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主要为Bell 麻痹及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 Hunt 综合征)两种类型。
本病可累及任何年龄,但略微多见于20-40岁者。
Bell 麻痹的病因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但是趋向认为是由一种嗜神经病毒引起。Ramsay Hunt 综合征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面神经麻痹的体征分为运动、分泌和感觉3类。常急性发病,病侧上、下组面肌同时瘫痪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病侧外耳道和(或)耳后乳突区疼痛和(或)压痛。
上组面肌瘫痪导致病侧额纹消失,不能抬额、蹙眉,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方转动而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 现象)。因眼轮匝肌瘫痪,下眼睑外翻,泪液不易流入鼻泪管而渗出眼外。下组面肌瘫痪表现为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被牵向病灶对侧,不能撅嘴和吹口哨,鼓腮时病侧嘴角漏气。由于颊肌瘫痪,咀嚼时易咬伤颊黏膜,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
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可有同侧舌前2/3 味觉减退或消失。若镫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时,除味觉障碍外,还可出现同侧听觉过敏。若膝状神经节受累(多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除面瘫、舌前2/3 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还有同侧唾液、泪液分泌障碍,耳内及耳后疼痛,外耳道及耳郭出现疱疹,称膝状神经节综合征(Hunt 综合症)。
治疗方案
1.急性期 以改善局部循环,消除炎症、水肿为主。
(1)激素治疗: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口服,1 次/d,连续7-10 天后逐渐减量,应加服钾盐。
(2)神经营养代谢药: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或肌注,也可用人类重组神经生长因子肌注,1 次/d,20次为一疗程。
(3)理疗:茎乳孔附近的超短波透热疗法或红外线照射等。
(4)防止暴露性角、结膜炎,可戴眼罩、点眼药水等。
2.恢复期 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
(1)神经功能促进剂:可继续使用B族维生素胞磷胆碱和地巴唑等。
(2)体疗与理疗:病人可自行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次10min,3~4 次/d,待面肌自主运动开始恢复后,可对镜练习瘫痪面肌的随意运动。理疗可采用直流电碘离子茎乳孔处导入,以促进炎症消散。
(3)针灸治疗
(4)手术治疗:对茎乳孔处疼痛明显者,可行茎乳孔或面神经管减压术,以减轻神经的受压。对神经功能恢复差,肌电图检查呈完全失神经性改变者,可考虑面神经粘连分离术或吻合术,可取得一定疗效。有必要采用手术治疗缓解自发出现或神经损伤部分修复后的面肌抽搐。在确定痉挛部位时,可注射酒精或部分切除神经干或神经的某一分支。这些手术偶尔可永久缓解痉挛,但当神经再生时,痉挛通常复发
预后
预后一般良好,常在起病1~2 周后开始恢复,多数病人在数周内恢复。约2.7%病例可复发,复发次数越多,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越小。如恢复不完时,瘫侧面肌可发生挛缩、痉挛或异常联带运动。总体讲Ramsay Hunt 综合征的面神经麻痹比Bell 麻痹预后差,约66%的患不完全性麻痹可完全恢复,而仅10%的完全性麻痹患者恢复了正常的面部功能。预后差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耳部疼痛的程度、面神经麻痹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的、面神经麻痹与疱疹同时发病。
预防:
1.增强体质,注意预防面部受凉风吹袭及上呼吸道感染。
2.早期综合治疗,减轻并发症和后遗症
注意事项:
面神经炎大部分诊断比较容易且有一定自限性,但需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面瘫如桥小脑角肿瘤,脑干病变,吉兰芭蕾综合征,面神经管邻近部位的病变:如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骨骨折等等。需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诊治。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