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局部给药用药指导
1. 给药方式和途径
眼科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是眼局部给药,如将滴眼液(包括溶液、混悬液、乳剂等)、眼用凝胶或眼膏等滴入或涂入结膜囊内。
1.1结膜囊内给药 滴用滴眼液(眼药水)的方法通常是患者将头部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滴药者用手指轻轻向下牵开下睑,然后将药液缓慢地滴入下穹窿部,一般滴用1滴即可;轻提上睑使药液在结膜囊内充分弥散发挥疗效,需轻轻闭合眼睑2~3分钟。以干棉球拭去流出结膜囊的药液。眼用凝胶和眼膏的给药方法与滴眼液大致相同,将凝胶或眼膏涂入结膜囊的下穹窿部。用药后轻轻闭眼和按摩眼球有助于药物的扩散。
当两种不同的滴眼液同时使用时,如果用完一种后马上就用第二种,就会发生药物被稀释或药物溢出结膜囊的情况。因此当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滴眼液时,应当在用完一种至少5分钟后再用第二种。
滴入结膜囊的药物可以通过结膜血管吸收,或者结膜囊中多余的药物从鼻泪管流入鼻腔,由鼻黏膜吸收而进入全身循环,可以引发全身性效应,其程度与眼部给药的剂型有很大关系。经鼻泪道流入鼻腔的药物多与滴眼液有关,而很少与眼用凝胶和眼膏有关。当应用滴眼液时,用手指轻压内眦部的泪囊区,可以明显减少药物经鼻泪道流入鼻腔的量,从而减少药物引起的全身效应。
1.2结膜囊冲洗 在清除结膜囊内刺激物、异物或分泌物等急救处置时,可以应用眼用冲洗液冲洗结膜囊。通常使用的眼部冲洗液为无菌的0.9%氯化钠溶液。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洁净水作为眼部冲洗液。
2.控制污染
临床所用的眼用制剂应当是无菌的。对于装在多剂量容器中、并且加有防腐剂的滴眼液,在使用时仍然需要注意避免污染。
患者在家中自用的保存于多剂量容器中的眼用药物(包括滴眼液、眼用凝胶和眼膏),在首次开封后使用时间不应当超过4周,除非另有说明。
医院病房里使用的眼用药物一般在开封后1周弃用。应当给每位患者提供个人专用的眼用药物。如果遇到需要特别关注的污染问题,应当为每只眼提供单独使用的眼用药物容器。
对于出院的患者应当提供新的眼用药物。在出院时让患者带走当天已经发给他们的药品是可以接受的做法。
诊断用染料,如荧光素钠等,应当尽量使用单剂量包装的药品。如果使用多剂量包装的滴眼液,应当在一日工作结束时弃用。
手术前使用的滴眼液瓶应当在手术时弃用,在施行内眼手术和其他进入前房的处置时所使用的制剂必须是等渗的,而且不含防腐剂和抗氧剂,如有必需应当加入缓冲液将pH值调至中性。用于内眼手术的液体应当按特别的处方配制,一般静脉输注的制剂并不适用于这种目的。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