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影像检查脑萎缩与痴呆

2016-06-03

不是所有影像检查有脑萎缩的患者都有痴呆;相反,所有痴呆患者也不全有异常影像所见。但影像检查对痴呆患者仍有重要意义。如痴呆患者示正常CT所见,则提示为可治愈性疾病。应努力排除如急性药物中毒、恶性贫血、粘液性水肿,以及其他无影像改变但有急性痴呆的疾病。

正常老年人影像检查示脑萎缩是无意义的。但中青年人中,如发现萎缩,则应提示潜在性疾病,如酒精中毒、药物成瘾、代谢障碍或接触有害毒物。

脑萎缩常见原因如下:

1、创伤性脑萎缩 闭合性创伤中,萎缩性改变常见于额叶或颞叶。可见局限性脑沟增宽及脑室扩大。

2、缺血性脑萎缩 示与创伤后萎缩相似的影像改变,但发生部位不同,缺血常在主要动脉分布区域,与血管分别区域相一致。梗死病变可形成软化灶。

3、出血性脑萎缩 脑内出血最后导致局部空洞。空洞脑的范围常明显小于原出血范围。病变发生部位常可指出病因,如在基底节、丘脑及桥脑常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4、炎症后脑萎缩  很多炎症可引起局灶性萎缩。不论外科或内科治疗后的脑脓肿均可吸收,从而导致局限性萎缩。脑膜炎可并有动脉炎,引起梗死及缺血性萎缩。

5、小脑萎缩  包括第四脑室扩大,小脑及小脑蚓部脑沟增宽。脑池扩大,尤并有脑干萎缩者更明显。桥脑前及中脑周围脑池,小脑半球外侧CSF空隙及小脑上脑池扩大,均指示一定程度小脑萎缩。局限性小脑萎缩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为创伤、饮酒、长期使用dilantin 、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可形成脑干及小脑萎缩。脑干及小脑萎缩也见于进行性核上麻痹及橄榄桥脑小脑变性。

6、半球萎缩 半球萎缩常继发于婴幼儿的血管闭塞。可发生大脑镰及脑室向同侧移位。病侧脑沟明显扩大及颅骨骨质增厚。

7、合并动静脉畸形的萎缩 动静脉畸形附近可见萎缩,尤其位于皮质者,系由于附近组织缺血及(或)反复小出血所致。有时畸形的对侧大脑半球可发生萎缩。深部动静脉畸形可见脑室局限性扩大。

8、Ahzheimer病(阿尔茨海默病,AD)  好发年龄多为50-60岁女性,有遗传因素,Ahzheimer病与老年痴呆症为同一疾病。Ahzheimer病是常见灰质广泛萎缩性障碍,脑进行性变性,形成广泛脑沟及侧脑室扩大,这些变化首先发生在海马区域,其次是颞叶、顶叶,进而扩大到额叶,如果累及运动区域、感觉区域或小脑,会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局灶性神经损害。智力障碍(遗忘等)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痴呆患者影像检查示明显脑萎缩,而未发现其他痴呆原因者最可能为Ahzheimer病

9、 Huntington病即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Huntington病为家族性,主要累及层状体及脑灰质。临床特征为中年起病,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舞蹈样动作、精神异常和智力减退三联征,病程为2~40年。萎缩见于尾状核头部,影像检查示脑室双尾状核径增大。

10、Parkinson病(帕金森病、震颤麻痹) Parkinson病为累及基底节最常见皮质下变性疾病。由于多发生于70岁患者,故不易老年性改变区分。有些显示萎缩与强直、性情抑郁有关系,萎缩程度与震颤及暂时性肌麻痹无关。Parkinson病影像检查正常者,用L-多巴的疗效比有萎缩者为好。凡基底节有钙化者,用L-多巴治疗效果不好。Parkinson病示多发梗死者,不少见。

11、Creutzfeldt-Jakob病(克雅氏病)  本病主要累及皮质、基底节、丘脑及小脑。其特征有痴呆及其他神经症状,并在数月以内死亡。影像检查为非特征性,仅为脑沟及脑室扩大。影像检查可监视疾病进展(脑室迅速进行性扩大),对诊断有帮助。

12、Pick病  Pick病为少见早老痴呆,病变常限于大脑前部。神经细胞内含有嗜银小体(皮克小体)为特征。影像检查示双侧额叶及颞叶严重萎缩。侧脑室前角扩大,但枕叶很少受累。无小脑萎缩。大脑前部特征性萎缩提示本病之可能。

13、进行性核上麻痹 本病为一进行性麻痹症,常见于60岁患者,约4~7年后死亡。脑干、间脑及小脑神经核示胶样变及神经细胞丢失。影像检查示四叠体池及脑干周围脑沟明显扩大。

14、Wilson及Hallervorden-Spatz病  Wilson病或称肝豆状核变性导致底神经节坏死性病变合并铜沉积。Hallervorden-Spatz病即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示神经单元丢失;苍白球及黑质铁质沉着。影像检查示广泛神经细胞破坏,特别在被壳、苍白球及尾状核头部。额角及脑岛周围蛛网膜腔扩大,系由于底神经节附近组织丢失所致。

15、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为最常见的原发性脱髓鞘性疾病。常见于青壮年,其特征为脑及脊髓弥漫性病变;病程有间断缓解及恶化期。本病急性期有髓鞘质溶化,合并胶样变性及疤痕导致斑块形成因而得名。侧脑室周围尤以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示低密度区,急性期可增强,使用皮质酮后则不能增强。可能有脑池,尤其侧裂池及大脑大静脉池扩大。

16、 Binswanger病  Binswanger病或称皮层动脉硬化性脑病,以大脑白质为中心广泛的髓鞘破坏为特征,认为是由于小动脉硬化造成的缺血性变化所致,常常有多发性软化症。影像检查可见大脑皮质的萎缩和脑室与大脑外侧裂的扩大,侧脑室周围双侧对称性广泛的脱髓鞘灶。

17、肾上腺脑白质病  肾上腺脑白质障碍为少见多系统性疾病,发生于年龄较大儿童。病理检查示两侧枕叶白质破坏合并脱髓鞘质改变,对称性向两侧前方扩散,涉及顶叶及颞叶。扫描可见两侧枕叶对称性低密度区;对称性向前扩散,给予造影剂后病变前缘示增强。

18、与药物有关的疾病 某些药物可造成脑变性改变。长期使用类固醇不但可见白质透明度增加,并可见脑室及脑沟扩大。长期使用镇痛药度冷丁(dalantin)治疗可导致小脑萎缩。椎管内注射胺甲叶酸可引起广泛白质破坏;注射造影剂后偶有局灶性增强区。

长期饮酒可使脑室、脑沟扩大(与相应年龄及性别正常人比较)。禁酒后可有功能性改变,CT检查萎缩区可示不完全性可逆性改变。长期服用巴比妥及其他安眠药可形成与长期饮酒相似的脑病。

19、癌肿、代谢疾病及脑萎缩 对无脑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发现,脑室较相应年龄及性别者显著扩大,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凡由于营养不良或Cushing病引起负氮平衡患者,CT检查可见脑萎缩。这种患者营养恢复后,萎缩可减少。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可出现语言困难、痴呆、癫痫发作及肌阵挛综合征。这种患者CT扫描一般均有脑室扩大及分散的小透亮区,提示陈旧性脑梗死。

20、多发性梗塞痴呆 与Ahzheimer病不同,本病系由于多数小的脑梗塞累及所致,而不是神经单元病变。本病患者常有高血压史。凡有逐渐进行性灶性征象、痴呆,CT检查示脑室扩大及皮层有大的透亮区,可诊断为多发性梗塞痴呆。

21、大脑缺氧症  大脑缺氧症一般主要累及皮层,而较少累及白质,有神经元细胞丢失、胶样变性及水肿。如病程延长可形成软化症,发生空洞脑。底神经节及小脑神经核为最脆弱的组织。本病CT所见不一致,急性期示白质透亮度增加,而晚期则为皮层沟及脑室广泛扩大。继发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缺氧症,多并有苍白球对称性坏死。如超过48小时,晚期有脑室及皮层沟扩大。

22、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本病为进展迅速灶性、非对称脑病,可并发于淋巴瘤、白血病、结节病、结核病及老年人。为白质病变,大脑半球有多发病变,偶尔累及小脑及脑干。CT所见为广泛白质,尤其卵圆中枢密度降低。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