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注射方法: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这种方案称为0、1、6方案;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免费接种,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对于小孩,一般入托前还要再做两对半检查,看有无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就要再打一次加强针。
注意事项
1、注射前必须将安瓶内的疫苗摇匀,变成透明乳白色。
2、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
3、接种时间: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预防效果降低。
4、接种者如有发热、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暂缓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误区
误区1:给“携带者”接种乙肝疫苗
经常有患者或者家属询问医生,是否需要给携带者接种乙肝疫苗,甚至确有个别携带者接受了疫苗注射,这是严重的认识错误。我们常说的携带者实际上包括乙肝病毒和表面抗原携带者两种情况,但是无论哪种情况,接种疫苗毫无意义。原因很简单,携带者体内本来就存在大量表面抗原(也就是疫苗的成分),再注射根本无任何益处。
误区2:成人必须注射乙肝疫苗
成人接种疫苗并非必需,但是建议给医务人员、乙肝患者配偶、有高危行为的人(注射吸毒和性乱)、意外暴露于乙肝患者血液者等接种乙肝疫苗,因为这些人长期接触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须预防在先。不少乙肝患者的父母、子女或配偶,已经与患有乙肝的亲人生活了十几甚至几十年,他们中的很多人实际上表面抗体是阳性的,就没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了。
误区3:接种疫苗后可以终身无忧
与天然感染乙肝病毒不同,接种乙肝疫苗后不能保证持久的免疫力,一般能维持五年左右时间,最长大概12年。因此,对于那些具有‘次高危’状态的人群,建议间隔一定时间后加强免疫1次或数次,至于何时加强(再接种),可以根据体内抗体的滴度而定。
误区4:给宠物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只感染人类,不会感染其他动物。因此,无论是预防动物感染,或者是担忧动物患乙肝会传染给健康人,而要求给动物接种乙肝疫苗,都是完全错误的。
乙肝疫苗安全性
乙肝疫苗安全、有效乙肝疫苗的成分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将乙肝疫苗注射到人体之后,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即表面抗体,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抵御任何途径感染人体的乙肝病毒,保护人类免受感染。早期使用的乙肝疫苗取自于乙肝病人的血液,虽然曾经发挥过很大作用,但是这种疫苗显然不够安全。目前使用的疫苗是基因工程产品,生产途径与乙肝病人毫无关联,几乎没有危险性。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