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血吸虫病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2016-06-01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血吸虫的发育和繁殖包括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和童虫五个阶段。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遇人或哺乳动物,侵入其皮肤后形成童虫,再移至肠系膜静脉寄生,发育为成虫。而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它是雌雄异体,水陆两栖的螺蛳。形状呈圆锥形,长度一般不超过1cm,宽度不超过4mm,螺壳表面有纵肋,螺旋一般为6~9个,主要分布在洲滩、沟渠水线上下1m的范围内。稻田中钉螺主要分布在进水口和田埂附近。

人、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尾蚴就会很快钻进人、畜体内,经过37天左右发育成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肠系膜血管里。 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早期可以不出现症状,或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乏力等症状,一般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天长日久,逐渐形成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小孩患了血吸虫病则影响生长发育,长不高,智力低下,看起来就象小老头一样;妇女患了血吸虫病则月经不调,影响生育,并缺乏生活乐趣;如果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则腹腔里会有腹水,肝脾肿大,表现出肚大如鼓,骨瘦如柴,有的还会大呕血,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和生活,幸福生活也化为泡影。为了身体健康和幸福生活,各位好好的了解吧。

怎样如何预防呢?应做到避免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人畜不要到有螺的河,堰,沟渠,池,塘等处洗衣物,中、小学生特别要注意不要到这些地方戏水、洗澡。如非得要到这些有螺环境去劳动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胶靴、戴手套或在身上涂抹防蚴霜等等,避免皮肤与水接触。万一接触过疫水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当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脏不适等症状时就应该提高警惕,但也有较多的血吸虫感染者不出现或者立即出现上述症状,当你怀疑自己感染了血吸虫时就应该立即到血吸虫防治所检查,及早发现血吸虫病并及时得到治疗,不致延误病情,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参加血吸虫病检查,做到防患于然,有疑问请到各地疾控中心血吸虫病防治科咨询,谢谢!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