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生活方式与肿瘤

2016-0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肿瘤已发展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1100万,每年有700多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比死于艾滋病、疟疾以及肺结核三者的总人数还要多。 80%以上的癌症是由外环境因素引起的。癌症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而引起的,绝非单一因素所致。

医学研究证明:个人的健康60%以上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15%取决于家庭遗传,10%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8%取决于医疗保健设施,7%取决于地理气候条件。其中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分析大量的研究资料后指出,癌症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生活方式疾病就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心脑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人们是否会患癌症取决于暴于这些环境因素的强度以及个体的敏感性(遗传和非遗传因素)。因此,如果人们能不吸烟,选择适宜的膳食、从事适度的体力活动,以及尽量减少对不良环境因素的暴露,就有很大可能避免癌症的发生,可使当前人类的癌症减少30%-40%,全世界每年可减少300-400万癌症病人的发生。因此,就人群而言,大部分癌症都是可以预防的。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肿瘤   以目前发病机理最为清晰的宫颈癌为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人类癌瘤发病中唯一可以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现在的研究甚至可以证实:预防HPV感染就可以预防宫颈癌,没有HPV感染就可以不罹患宫颈癌。河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程建新教授表示。“只有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才会发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事实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安全套,甚至便前洗手这一小小的习惯,都可以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久坐少动,精神过度紧张;静坐工作而缺乏体育活动等。经常熬夜;

经常食用一些油炸、熏制、高脂、高糖、高盐及发霉变质的食物,酗酒、吸烟等。肺癌发病的日益增多显然是与吸烟泛滥和吸烟率上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要比不吸烟者大10?12倍。

 

营养不平衡,偏吃肉食:专家发现,每天以猪、牛、羊等畜肉为主食的人,患肠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几次少量肉食者高2.5倍;患胰腺癌的危险性也随食入肉量的增加而增加。摄入纤维素不足,缺乏维生素或铁、钙等,都是癌症的诱发因素。

维生素缺乏:专家认为,体内保护性维生素少的人易受癌症侵犯。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缺乏者,罹患肺癌的危险增加3倍;维生素C缺乏者,罹患食道癌、胃癌的危险分别增加2倍和3.5倍;在维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皮肤癌、宫颈癌、胃癌、肠癌、肺癌的发生率都会增加。

在饮食习惯方面,有一些人喜欢喝烫茶、烫粥,容易造成消化道的物理性烫伤,反复的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就容易导致癌症。过量饮用烈性酒,也容易导致消化道癌症。人体细胞从产生到老化的过程是有规律的,如果打破这个规律,形成快速的无规则的新陈代谢,细胞无规则地大量增生,就容易发生突变而导致癌症。

夫妻一方患癌:夫妻双方同时或先后患癌的现象,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称为“夫妻癌”。专家认为,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是其祸根。

如何保持免疫功能正常呢?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而过分依赖“免疫药物”是常见的误区。目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是世界卫生组织推崇的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四大基石,它将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通过开展持久的健康教育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或减少生活方式疾病。培养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将会明显降低我国的肿瘤发病率。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