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不良和近视的预防
一、视力不良
视力不良又称视力低下,是指采用远视力表(对数视力表),站在距离视力表5米远处检查视力,凡裸眼视力低于5.0,通称视力不良。其中,4.8~4.9为轻度,4.6~4.7为中度,4.5及以下为重度视力不良。视力不良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弱视等各种屈光不正。近视不能仅凭视力检查而必须通过眼科的散瞳验光后确诊。
视力不良(尤其近视)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能力,近视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近视检出率持续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7~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30.07%(其中城市为36.04%、乡村为24.12%);10~12岁小学生为47.58%(其中城市为56。90%、乡村为38.27%);13?15岁初中生为65.59%(其中城市为74.02%、乡村为57.16%);16~18岁高中生为76.99%(其中城市为81.63%、乡村为72.38%)。与2005年相比,2010年城乡男、女学生近视检出率均有所增加。
二、近视预防措施
学生近视多数由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具有可预防性。须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
1、减轻学习负担。 将中央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落实到位,提高教学效果,减少近距离读写时间。
2、改善教学设施。教室黑板,课桌椅,采光和照明等设置均应符合卫生标准。课本的纸张要求和印刷应规范,字体要适当、清晰。
3、注意用眼卫生。 培养良好读写习惯措施包括:读书写字姿势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即:眼书距离保持一尺,写字时手握笔处离笔尖一寸,胸前和桌面保持一拳头。读、写1小时左右休息10分钟让眼睛充分休息。不在光线过强、过弱情况下读写。不躺在床上看书,不在开动的车上和走路时看书。
4、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
5、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①学校每学期1~2次调换学生座位,保障体育锻炼时间和质量;定期检查视力;②家长应经常教育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合理安排生活。③改善照明条件。以日光灯为宜,若用15瓦灯,灯管距桌面、书本距离应为50~70 cm;若用30w~40w荧光灯,灯管距桌面、书本距离应为100~170 cm;光线从左前上方射入,以免被手或身体遮挡。④正确放置电视机,距离一般为电视屏幕对角线的5倍,高度以电视屏幕稍低于双眼水平视线为宜;晚上看电视,宜有较暗的室内灯光陪衬;灯光不要直射在屏幕上以免眩光。⑤注意饮食营养,睡眠充足,锻炼身体。
6、加强围产期保健 减少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生 。
7、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学校、学生、家长、社会齐努力。
三、近视矫治
主要的矫治方法如下:
1、云雾法 分远雾视法和近雾视法,使用凸透镜来缓解睫状肌调节紧张。前一方法是戴上+3.0D凸透镜向5m外看望,小学生半小时,中学生1小时;后一方法是在读写前戴+1~+1.5D凸透镜,以30cm处注视时能看清字体而不感觉疲劳、关晕为度。
2、科学配镜 当学生出现视力不良时,应尽快去医院眼科进一步检查,充分散瞳以确认近视后再配镜。配镜时,应给能接受的最低度镜片。如:给1.5D和2D 均可使视力矫正到5.0时,就应选用1.5D镜片。眼镜店镜片、镜架和装配眼镜均要符合国标要求。配镜后,更要注意用眼卫生,防止近视进一步发展。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