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基因体外扩增技术(PCR)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2016-05-31

  

自1985年,Kary Mullis发明了基因体外扩增技术(PCR)技术后,基因体外扩增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新的PCR技术不断出现,RT-PCR、实时荧光PCR、巢式PCR等数十种PCR技术的出现推动基因体外扩增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是当今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的基础技术。同时PCR具有高特异性、简便快捷、高敏感性等优秀特征,在常见传染病、慢性病、遗传病、寄生虫病、优生优育、法医学等广泛领域中有相当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PCR技术发明后,很快在临床检验中得到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现在不仅应用于检测有遗传物质病原微生物,对病原体在生物体内的量(如病毒载量)进行测定,而且可以对人体的某些基因进行分型,对人体的染色体进行分析,这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生对遗传性疾病的诊断,那么PCR在医学检验中具体有什么用处呢?

病原微生物的定性,PCR在医学检验中的用处非常广泛,但最基本的用处是对病原微生物的定性,比如说病人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物,就可以通过PCR的方法进行定性检测。

PCR技术的最新进展:目前PCR技术飞速发展,派生出很多新的技术,比如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基因多态性分析技术,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微卫星DNA分析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SNP)技术,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技术,DNA测序技术,DNA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及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分析技术(FISH),同时,PCR技术也可以和其他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拓展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大量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分子生物学蓬勃发展。目前由于一些新技术本身还不成熟、方法相对复杂、操作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检验的常规应用,主要是下面几个:1、技术要求高:主要针对的是操作和设备要求,PCR实验室对设备和实验室的要求要符合有关规定,实验设备要专用,实验室要符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甚至更高。对实验人员的理论和实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很小的失误或操作误差都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甚至实验失败。2、假阴性:在PCR实验过程中,最易产生的失误就是假阴性,检测标本中存在被检测的核酸,但实验结果却是阴性,造成假阴性的结果。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核酸提取失败;试剂失效;人员操作误差;PCR引物设计不合理;仪器故障;扩增温度不合要求等等。3、假阳性:造成假阳性只有一个原因:污染,即被检测核酸污染了需要检测的标本。污染分为实验室污染和操作人员的手套污染。实验室污染是以前扩增产生的PCR产物(核酸片段)以气溶胶状态漂浮在实验室的空气中或吸附在实验设备上,在以后的实验中进入PCR的反应液中,扩增后产生了阳性结果,该结果为假阳性结果。假阳性扩增的是污染的核酸片段,而非被检测标本中的核酸。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