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我们应该重视的疾病--妊娠期高血压

2016-05-2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你认识它吗?如果你准备怀孕或现在在妊娠期那就开始了解一下这个疾病吧。

一、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10.4%,国外7-1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如下高危因素:初产妇、孕妇年龄过小或>35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抗磷脂抗体综合症、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低社会经济状况,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风险增加相关。其分类有:1.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一)。产后方可确诊。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2.子痫前期: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蛋白尿≥0.3g/24h。重度:血压和尿蛋白持续升高,发生母体脏器功能不全或胎儿并发症。子痫前期患者出现下述任一不良情况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①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蛋白尿≥2.0g/24h或随机蛋白尿≥(++);③持续性头痛或视觉障碍或其它脑神经症状;④持续性上腹部疼痛,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症状;⑤肝脏功能异常:肝酶ALT或AST水平升高;⑥肾脏功能异常:少尿(24h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或血肌酐>106μmol/L;⑦低蛋白血症伴胸水或腹水;⑧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呈持续性下降并低于100×109/L;血管内溶血、贫血、黄疸或血LDH升高;⑨心力衰竭、肺水肿;⑩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孕34周以前发病(II-2B)。 3.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抽搐。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20周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前无蛋白尿,妊娠后出现蛋白尿≥0.3g/24h或妊娠前有蛋白尿,妊娠后尿蛋白明显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血小板减少<100×109/L。

二、怎样发现妊娠期高血压:1.病史:应注意妊娠前有无高血压、肾病、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了解此次妊娠后高血压、蛋白尿等征象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有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家族史。2.血压的测定:血压的测量: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取坐位或卧位,注意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通常测右上肢血压,袖带应与心脏处同一水平。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对首次发现血压升高者,应间隔4小时或以上复测血压,如2次测量均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对严重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为观察病情指导治疗应密切观察血压。3.尿蛋白检测和蛋白尿的诊断:高危孕妇每次产检均应检测尿蛋白。尿蛋白检查应选用中段尿。对可疑子痫前期孕妇应进行24h尿蛋白定量检查。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30mg/dl或尿蛋白定性≥(+)定义为蛋白尿。

三、对母儿的危害:对母亲的影响:可发生妊高征心脏病、肺水肿、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DIC)、急性肾功能衰竭、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产后血液循环衰竭。对胎儿的影响:胎盘功能减退可致IUGR、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死产、早产、新生儿死亡等。

你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吗?通过以上介绍如果发现了也别惊慌,它有治疗基本原则: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的降压、补充胶体、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应根据病情轻重分类,需进行个体化治疗。所以你只需要到产科门诊就诊,定期产检,医师会告诉你检查的情况,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案。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