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如何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定义: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是妊娠期常见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的并发症之一。如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或者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则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危害: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妊娠期高血糖状态易致多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如羊水过多、感染、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等,严重危及母婴安全。
妊娠期糖尿病:采用75gOGTT 空腹、服糖后1 小时和2 小时血糖分别为5. 1mmol /L,10. 0mmol /L 和8. 5mmol /L,任何一项血糖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应诊断为GDM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在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的基础上,必要时加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可降低血糖值,恢复胰岛β细胞的调节功能与改善胰岛素分泌,并提高肌肉转换葡萄糖体系的功能与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改善各类物质代谢,控制血糖。所以,胰岛素是控制孕妇血糖最好的选择。但胰岛素用量要个体化,过量或不足量可导致相应小于或大于胎龄儿发生率的增加,将血糖控制至理想范围,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各种母婴并发症的出现至关重要。具体如下:
1、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首选,也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以不引起饥饿性酮体产生及餐后高血糖,并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及合理营养满足母亲和胎儿的生理需要,使胎儿正常发育为原则。根据标准体质量[标准体质量( kg) = 身高( cm) - 100],计算孕妇每日热量摄入总热量。由营养师根据患者孕周、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给予配餐。①体质量为标准体质量的80% ~ 120%,总热量按30 ~ 35 kcal /( kg?d) 供给;体质量为标准体质量的120% ~ 150%,总热量按25 ~30 kcal /( kg?d) 供给; 体质量为标准体质量的150%以上,总热量按12 ~ 15 kcal /( kg?d) 供给。②三大营养素占总热量的比值为蛋白质15% ~ 20%,脂肪20% ~ 30%,碳水化合物50% ~ 60%; 每日蔬菜≥500 g,其中绿色蔬菜≥60%; 牛奶及奶制品400 ~500 ml。③根据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日5 ~ 6 餐,早餐摄入总热量的10%,午餐和晚餐各30%,三餐间加餐各10%,加餐中可适量增加粗粮比例。
2 、合理运动: 每日做散步或同等量的运动,运动量的选择应个体化,每周3 ~ 5 次,每次15 ~ 20 min。适当的运动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对降低血糖有一定帮助。孕妇运动对胎儿的安全指标是: 不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与发育迟缓,不引起宫缩出现; 对母体心率不大于规定心率[( 220 - 年龄) ×70%]。多数患者通过饮食治疗配合运动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3、 胰岛素治疗: 经饮食治疗及合理运动控制1 周后如每周空腹血糖超标3 次以上或餐后2h 血糖超标或尿酮体呈阳性等情况下, 患者均需采用短效胰岛素进行控制治疗。即空腹血糖≥5. 6 mmol /L 或餐后2 h血糖≥6. 7 mmol /L,按个体化原则从小剂量开始给予胰岛素治疗,并根据病情、孕期进展及血糖值加以调整,力求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具体为:常规用量多为0. 2 ~ 0. 7U/( kg?d) ,为避免出现低血糖,开始使用时,一般使用上述总量的1 /3 ~1 /2,不超过2 /3。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30 分钟,达峰时间在2 ~ 4 小时,作用持续6 ~ 8 小时,用以控制餐后血糖; 而中效胰岛素常用于空腹血糖增高者,它的起效时间是1 ~ 3 小时,达峰时间在6 ~ 12 小时,作用持续18 ~ 26 小时。通过血糖监控值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直到血糖监测回归正常值后固定,剂量调整以2U 递增。
4 、血糖控制标准: 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空腹血糖控制在3. 3 ~ 5. 6 mmol /L,餐前30 min 血糖控制在3. 3 ~5. 8 mmol /L,餐后2 h 血糖控制在4. 4 ~ 6. 7 mmol /L,夜间血糖控制在4. 4 ~ 6. 7 mmol /L。上述任一指标未达到,即为血糖控制不达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妊娠期常见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的并发症之一,孕妇需要定期产前检查,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诊治,严格控制好血糖值,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