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感染性腹泻的防治知识

2016-05-24

感染性腹泻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急性肠道传染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所有腹泻病均称之为感染性腹泻。病人可有发热、腹泻、排便稀或呈水样,有里急后重。致病的细菌及病毒多达50种左右,可引起痢疾样综合征或霍乱样综合征,即有的病人表现为痢疾样改变,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脓便、里急后重,而有的病人表现为霍乱样表现,即出现剧烈的腹泻、呕吐并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感染性腹泻需及时隔离治疗。需要指出的是,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常自行应用抗生素治疗,但有的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应用抗生素治疗,而有的病人是由于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治疗上需应用抗生素以外的治疗,因此,要分清病因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特别是出现剧烈腹泻、呕吐、大量体液丢失的患者要及时入院治疗,除病因治疗外,还应迅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以防由于脱水、离子紊乱,酸中毒导致病人出现心、脑、肾的继发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老年人,极易出现脑损害,急性心、肾功能受损,要特别重视。

感染性腹泻首先要把好病从口入关,要注意饮食卫生,管理好水源,厕所,更主要的是管理好传染源,也就是病人,要做好隔离,治疗,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不喝生水,生食的瓜、果、蔬菜等要洗净,尽量减少聚餐等等。总之,清洁、卫生是关键,同时,要做好灭四害,特别是苍蝇、蚊子、蟑螂是肠道传染病重要的传播媒介。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