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均衡孕期营养 减少巨大儿出生

2016-05-24

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常常念叨“一代不如一代”,自己出生时是9斤,儿子8斤、孙子7斤、曾孙女6斤,中国人自古认为新生儿体重越重越好,孕是“一个人要吃两个人的饭”。当家里有个孕妇的时候,大家都习惯的给孕妇拼命的补,所以即便孕妇已经吃不下了,还是会努力勉强自己吃下去;各种大鱼大肉的多脂肪类食物,会导致巨大儿的出现,增加产妇分娩困难度;给母婴带来危害。      在医学上,把体重过大的足月新生儿称为“巨大儿”。根据我国产科学的定义,新生儿的出生体重等于或大4000克,就可以称为巨大儿。欧美国家定义为新生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500g。

控制巨大儿出生率已经刻不容缓

在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巨大儿仅为3%左右,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新生儿的出生平均体重开始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到本世纪初已经达到7%-8%。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达10%,个别医院竟达到12.5%。国外发生率约15.1%,男胎多于女胎。我院2014年1-3月出生的婴儿统计,巨大儿发生率为7.84%。可见,控制巨大儿出生率已经刻不容缓。

主要发生原因:营养过剩

“巨大儿”的发生原因有很多:①孕妇肥胖;②妊娠合并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③过期妊娠④经产妇;⑤父母身材高大⑥高龄初产;⑦有巨大胎儿分娩史;⑧种族、民族因素。

根据就诊的孕妇情况分析,大部分巨大儿都是由于孕妇的营养过分摄入所致。许多孕妇认为吃得越多对孩子越好,在孕期只吃大鱼大肉和昂贵的保健品,导致自身体重严重超标,胎儿体重也随之猛增。

对母儿影响

对母体影响。头盆不称发生率上升,增加剖宫产率;经阴道分娩主要危险是肩难产,其发生率与胎儿体重成正比。肩难产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的阴道损伤和会阴裂伤甚至子宫破裂;子宫过度扩张,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易导致产后出血。胎先露长时间压迫产道,容易发生尿瘘或粪瘘。

对胎儿影响。胎儿大,常需手术助产,剖宫产的新生儿因未经产道挤压,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液体,肺部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者。而经自然分娩的巨大儿多发锁骨骨折、颅内出血、神经损伤、因助产而引起的损伤等。有些巨大儿出生后,体重迅速下降,多伴有硬肿症(俗称硬皮病)发生。巨大儿发生心脏畸形的比例也高于一般正常体重儿,并且在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也较大,将成为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易患人群。

控制孕妇体重帮肥妈胖婴“减肥”

妊娠期需监测孕妇体重变化。理想的增长速度在怀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1-2kg,中期(怀孕3个月至6个月)和末期(怀孕7个月至9个月)各增加5kg,即妊娠中晚期,每周增长0.3-0.5kg(肥胖者每周增长0.3kg),前后共增加10-12kg为宜(肥胖孕妇增长7-9kg)。凡每周增重小于0.3kg或大于0.55kg者,应适当调整其能量摄入,使每周体重增量维持在0.5kg左右。

均衡孕期营养 减少巨大儿出生

我国营养学会提出在妊娠4-6个月期间,孕妇进食蛋白质每日应增加15g,在妊娠7-9个月期间每日应增加25g。由于孕妇的营养状况对胎儿脑组织的发育影响很大,孕早期,胚胎尚小时,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可以谷物、蔬菜、水果为主。孕中期,胎儿的生长加速,各器官系统处于分化奠定阶段,孕妇的热量消耗和所需要的蛋白质比正常人增加10%~20%,因此食物要以乳品、肉类、蛋类、豆类、蔬菜、水果为主。孕晚期,处于胎儿骨骼发育、皮下脂肪积贮、体重增加的阶段,孕妇除摄取适当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食物外,还可适当增加脂肪性食物。

孕妇应少食多餐,吃一些清淡和富有营养的食品,每周体重增长不应超过500克。膳食品种要多样化,尽可能食用天然的食品,少食高盐、高糖及刺激性食物,特别是一些高糖的水果不要多吃,饭量最好不要增加,可以多吃些辅食。此外,每周最好加食1-2次猪肝、海带、紫菜、虾米、骨头汤等,补充铁和钙,每天最好喝600毫升的牛奶,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钙,鸡蛋一天不能超过两个,否则会造成肝肾的负担。

实践已经证明,母体营养对妊娠结局将产生直接的至关重要的影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孕妇营养的改善,能明显改善妊娠的结局,并维持母婴健康。2006年联合国营养执行委员会提出,从妊娠到出生后2岁,是通过营养干预预防成年慢性病的机遇窗口期。将慢性病的预防提前到生命的开始,这也意味着,围产期的营养可能关系到一生的健康。适当的体重、自然的出生、母乳喂养,永远是最好的!我们祝愿所有的母亲和儿童健康!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