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妇女的月经异常
女性的正常月经通常具备四个要素:周期规律,周期长度在21-35天,经期在3-7天,经量在20-60ml。凡是任一方面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月经,即属于月经异常。妇女从育龄期到更年期,月经从规律到停止,凡是有子宫的妇女必然会经历月经改变。因此月经异常可谓是更年期最常见的症状。
从概念上讲,更年期指的是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有研究显示,绝经之前的时期是以月经周期逐渐延长为特点,平均为35天左右,如果45岁以上妇女的月经周期超过42天,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她的月经周期将不会再规律。
更年期月经的变化既有月经周期的变化,也可有月经量的变化:可有周期缩短或延长,可有不规则出血,亦可间有规律月经;月经量可增多,也可减少。综合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大约占70%;②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尽,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约占18%;③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约占12%左右。
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中最易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阶段。在更年期的月经异常中,没有排卵的月经异常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是在更年期最常见也是最被重视的一种类型。在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衰竭,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因此不排卵,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出血量较多,难以自行停止,多需要医疗干预。
虽然更年期多为无排卵的月经异常,但有排卵的月经异常也并不少见,尤其是在更年期早期。有排卵的月经异常仍有周期性规律,可在周期的不同阶段如经前、经后或排卵期发生异常出血,通常量不多,一般不会对健康有影响;或者是月经量过多,每周期出血大于80ml。每周期大于80ml时,约有2/3的女性会出现贫血,因而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更年期在出现无排卵月经周期后可有正常的有排卵月经,总体上无排卵月经周期逐渐增多,有排卵月经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从绝经前的6年到绝经前的最后几个月,有排卵的月经所占的比例会从60%降到10%左右。
更年期可谓是妇女的多事之秋,很多疾病发生几率明显增加,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病变,恶性疾病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各种卵巢肿瘤等,还有一些全身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也通过直接影响我们的神经内分泌轴或影响出凝血功能而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妇女,出现任何异常子宫出血,包括月经过多、月经不规则、淋漓不净等,均应到相关医疗机构诊治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必要时需要进行诊断性刮宫。
更年期妇女虽然生育能力下降,但并非绝对不能妊娠,仍存在一定的妊娠可能性;而且这一年龄段的妇女一旦妊娠,发生异常妊娠的几率大为增加,如先兆流产、难免流产等,这些情况也是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必须首先排除。
由于妇女在更年期出现代谢的改变,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血压增高等,都是某些异常子宫出血的危险因素。另外,在更年期,工作、家庭压力增大,社会、家庭、人际关系处理也较复杂,这些也是月经紊乱的危险因素。曾有调查显示,兼受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的女性,月经失调的相对危险最高。还有各种宫内节育器、药物避孕、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等也可以引起更年期妇女发生异常子宫出血。
中国妇女受到“月经排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更重视月经量减少,却不重视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月经过多。还有一些妇女认为既然月经异常是绝经前必经的阶段,对其采取“忍”和“拖”的策略,贻误了治疗的时机,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可谓任重而道远。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