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寒腿”疼要警惕血管病
2015-08-14
最近一场大雨驱走酷暑,给人们带来丝丝凉意,让人们清爽了许多。然而,一些老人这几天却出现活动后腿部酸疼、抽筋,许多人认为是受凉了,自己的“老寒腿”又发作了。其实,有一部分人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专家们提醒,发现这种症状,须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下肢动脉血管壁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小腿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病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下肢血管疾病,特别是在长期吸烟或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中易发生。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李传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常表现为发凉、麻木,腿部肌肉会出现痉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抽筋”,休息一会就会缓解(医学上称为间歇性坡行),由于这些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很容易与其它病混淆,所以常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或是腰椎病,误诊误治,延误了自己的病情。此病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动脉官腔狭窄,极易合并急性血栓形成,造成肢体坏死、溃疡、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肾等脏器功能损害,故平时要注意各种因素对身体的影响,重视饮食及生活调理,加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延缓病情的发展。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吃易消化的营养品,忌食辛辣及胆固醇高的食物;注意手、足保暖,避免足部损伤,穿宽松鞋袜,经常更换,避免摩擦和受压。外出或晨练时应对四肢加强保护,吸烟者应戒烟。
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平时除应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外还应注意保暖,但不可用暖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这样会加重下肢缺血而使病情恶化,部分患者还可能因皮肤感觉减退对热不敏感而发生烫伤。一旦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发凉,要找血管外科的专科医生通过科学的检查手段确诊,提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