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挖耳朵好不好?
2015-08-14
耳朵痒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事情,为了解决那种令人钻心的奇痒,人们习惯上用发夹、火柴、牙签、指甲等挖耳,以图一时之快。还有的人认为耳屎是耳内的废物,要及时清理才对,即便没什么感觉也要经常挖。有些浴室和足疗店甚至把挖耳变成了服务项目。
那么挖耳到底好不好呢?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粘液状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易干燥,形成小片物,也有人的耵聍是黏状的,俗称为油耳或糖耳,常被误认为是流脓。过多的盯聍和外耳道脱落的上皮、灰尘混在一起,形成大的硬块,阻塞了外耳道,医学上叫盯聍栓塞。少量的耵聍对人的耳朵有一定保护作用。它可以覆盖在外耳道皮肤表面,防止皮肤干裂和粘附灰尘,预防感染 ,而且万一耳道进水,它还可以起到防止作用。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
经常掏耳朵对健康是有害的,具体表现在: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细菌或真菌便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严重者发生外耳道疖肿或霉菌性外耳道炎 。
2、由于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淤血,造成耳屎分泌增多,堆积严重。也就是说,耳屎越掏越多。
3、经常掏耳朵刺激鼓膜发生慢性炎症,鼓膜发红、变厚,外耳道也会流出少量脓液。
4、如果掏耳朵不小心,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导致听力下降。在给小儿掏耳朵时,如果小儿突然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现咳嗽反射,这种意外就更难免。
因此,不要随便掏耳朵,如果耳内痒的厉害,可用涂有75%医用酒精棉签,在耳道内擦试几下即可。如果耳屎形成硬块,堵塞耳道甚至影响听力,可去医院请医生处理,用专用工具取出,也可用碳酸氢钠滴耳液把耳屎泡软后冲出。千万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挖耳工具,以免得上传染病。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