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健康过夏天??预防中暑

2015-08-14

 

 

炎炎夏日已经来临,现将如何防暑降温的小知识分享给大家,但愿它能为你提供一份清凉、一份舒适。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研究表明:老年人、婴幼儿、合并有慢性疾病以及户外强体力劳动者,其重症中暑的发生率较高,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率可达20%-70%。因此,对中暑进行有效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中暑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而无充分预防中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时,极易发生中暑。此外,在室温较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年老体弱、孕妇、肥胖、儿童、婴幼儿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极易发生中暑。在公共场所、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可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也易导致中暑发生。

中暑的症状多样,一旦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随后立即到医院就诊。

中暑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了解防暑卫生知识:在暑热季节,要改善居住环境、劳动环境。保持良好通风,高温时应用电风扇、空调等降低环境温度。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及年老体弱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需要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者,应饮用含有钾、镁、钠盐的饮料,也可使用清凉油、风油精、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

、注意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一些盐水,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三、出行防晒要记牢: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带上充足的水。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浅色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四、耐热锻炼不可少:在办公室工作的坐班族可以长期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但这一人群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一旦出现停电或者在室外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中暑。那么这时就应进行耐热锻炼,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主动适应自然气温;在办公室里要多喝水,补充水分;避免空调或风扇的风对着自己直接吹。

五、充足睡眠很重要:夏天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更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但睡眠时应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或电风扇下。

六、精心安排出门时间:在炎热夏季,尤其是对儿童和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体质虚弱者而言,外出应尽量安排在早晨和晚上,在室外活动时也要尽量在阴凉处,给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提供一段适应室内外环境变化的时间。

七、饮食预防:夏季可预防性多食用、饮用一些消暑的食物,如绿豆汤、黄瓜、西红柿、桃子、枇杷、西瓜、甜瓜、冬瓜、苦瓜、丝瓜等,这些食物具有生津止渴、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的妙用。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要。

八、谨防“情绪中暑”: 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日益明显,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情绪中暑”的表现有:特别粗心,如打翻热水瓶等引起烫伤意外;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不能静心思考;肝火也随着气温往上蹿,常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酿成祸端。这种夏季情感障碍的发生,除了气温的变化以外,这时人容易出汗,加上睡眠和食欲不好,使得体内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因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令人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除了以上几项预防措施外,还要注意心理调节,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遇事越要心平气和。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冷处理”。

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加以注意、科学预防,就能减少或避免中暑,希望以上这些建议可以帮助您健康度过炎热的夏天!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