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环境与优生

2015-08-14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环境污染已日趋严重,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加之滥用化学药物,农业普遍应用有机磷、菊脂类和呋喃类杀虫剂等,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从而引起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虽然单纯环境因素导致先天性缺陷仅占总数的10%左右,但环境因素在诱发疾病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先天性畸形则占65%,这还不包括先天性代谢病和分子病等,影响优生的环境因素总的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三种。

 

物理因素:各种放射线、高温、噪声、微波、超声波、机械性损伤等均有致畸性。

1、射线的致畸、致癌作用已被大量事实证实。如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出现了多种先天性病和恶性肿瘤;如白血病等机体的配子和受精卵对射线敏感,易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子代先天性病变,如无脑儿、脊柱裂等。

2、超声波可使某些动物子代神经免疫等系统发育不良,从而出现先天性疾病。但这种强的射线孕妇是比较少遇到的,目前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还是电脑、家用电器等的辐射。对于生活辐射是否引起胎儿的发育争议较大,但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长时间、持续的生活辐射对子代的发育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另外临床也观察到长期需要在银屏前工作的年轻女性自然流产的几率比较高。

3、噪声也会影响优生。噪声的刺激,可引起母体激素和神经细胞改变,继而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噪声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胎儿,引起突变致畸。为减少噪声的危害,应多吃蔬菜水果或补充些维生素。

化学因素:工业三废、某些食品添加剂、农药、除草剂、食品工业中的亚硝酸盐和生产洗衣粉的乙烯类物质,汞、铅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烷基化合物、苯类化合物以及黄曲霉素等许多化学物质均有致畸作用。

1、铅能引起流产,同时对胎儿神经系统有损害;

2、吸烟对胎儿神经系统也有损害;

3、慢性酒精中毒母亲的婴儿在出生后一周内死亡率接近17%,婴儿大多有轻至中度智力迟钝,在幸存的婴儿中约有32%有酒精综合征,出现小头、小眼裂、四肢关节异常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已日渐盛行,但由于选材及标准的不规范等因素,人为的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临床上观察到许多新婚夫妇不明原因的胚胎停止发育的病理现象也越来越多,可能与此有关。所以建议新房的装修一定要请专业人士认证检验达标才可入住。

5、据有关资料调查,许多常用药物有一定的导致先天性疾病作用:如抗肿瘤药、抗癫痫药物、镇静剂、氨基苷类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抑制甲状腺功能药物、某些解痛剂等也能导致先天性缺陷,还有某些中药:如朱砂、雄黄、京三棱、水蛭、川乌、草乌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药物在孕妇用药时应特别注意。另外建议孕妇少吃或不吃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以及转基因食品,因为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多含有较高的激素成分,而转基因食品目前许多性能还不确切稳定。

生物因素:许多病原微生物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可通过胎盘屏障直接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先天性缺陷。已知病原微生物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骨髓灰质炎病毒以及弓形体、梅毒螺旋体等感染,均对人体胚胎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从而导致先天性缺陷的发生。因此,孕妇要远离病原体,尽量不接触猫、狗等动物。

   建议受孕最好在家中进行。家中比较安宁、卫生,夫妻对家庭环境又比较熟悉和放心,能做到精神放松、情绪稳定,利于优生。旅游怀孕则会有不良的影响、因为旅途劳累、生活不宁,卫生条件也得不到保障,一旦怀孕,易出现先兆流产和胎儿畸形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