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小儿哭闹勿大意

2015-08-14

 

 

王奶奶家的小孙子10个月大了,前一天晚上一阵阵哭闹,起初家人也没在意,到第二天早上发现小宝宝大便颜色呈果酱样,才急忙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诊断为“肠套叠”,幸亏发现及时,在医院经“空气压力灌肠”治疗后,第二天出院回家了。哭闹是小宝宝常见的现象,其实哭闹是小宝宝表达各种不适最常用的手段,问题是,哭闹不具有特异性,无论饥饿、困倦、疼痛等等不良刺激都可以导致婴儿的哭闹。多数哭闹都是生理性的,比如宝贝饿了、尿了、或者过冷过热,姿势不舒服等因素均可能引起哭闹,但如果能基本排除这些因素,且患儿在哭闹的同时还伴有脸色苍白、呕吐、精神状态渐进性变差,甚至血便,那就必须要到医院来处理了。

 

腹痛也是小宝宝哭闹的原因,有些腹痛可能只是因为患儿没有及时排便,经过开塞露灌肠排便之后多可立刻缓解,哭闹停止,但那种需要手术干预的“急腹症”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诊治不及时是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的。急腹症不是一个具体的病,而是一组发病急、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或手术的急性腹痛性疾病。可引起小儿急腹症的疾病很多,临床较为常见的足以致命的是“肠套叠”和“阑尾炎”。

肠套叠系一部分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导致患儿的死亡。肠套叠以1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婴儿最为多见,这个时期是发病高峰期,5岁以后发病罕见,男女之比为2-3:1,男孩明显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3-5月份发病最多。

肠套叠发病早期最典型的表现是阵发性的腹痛和呕吐,患儿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闹,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数分钟,之后患儿安静或入睡,约数十分钟后再发作,如此反复……继续发展会出现呕吐,甚至由于肠壁血管破裂出血而导致便血??果酱样便,出现这种情况时,通常已不是早期了。因此,小宝宝的阵发性哭闹和呕吐足以要引起家长的警惕了。

肠套叠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清楚,除个别情况有解剖学异常的因素而外,多数病例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就是说,想采取什么措施让自己的孩子免于肠套叠这种危险,根本没有可操作性。多了解一些肠套叠的基本知识,一旦出现也好识别。由于部分肠套叠在充气复位之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有些家长在第一次发病的时候就大致掌握了肠套叠的特点,以至于第二次刚一到门诊就提示医生孩子可能是肠套叠,查腹部超声,果然印证了家长的判断,正是久病成医的典范。

说到小儿阑尾炎这个诊断,好多家长第一反应是:怎么小孩儿也有阑尾炎呢?小孩儿当然也有阑尾炎,因为孩子也有阑尾。实际情况是,由于小儿无法准确表达腹痛的情况,阑尾炎的延误诊断远比成人多得多,通常患儿年龄越小,延迟诊断的可能性越大,甚至常常在穿孔之后才确诊。小儿阑尾炎化脓及穿孔的比例远远高于成人。

阑尾炎引起的腹痛不同于肠套叠,通常会渐进性加重,外科医生结合查体,血细胞分析及腹部彩超可作出诊断。对于小儿阑尾炎来说,一经确诊,首选手术治疗,只有极个别情况才适于保守治疗,更为关键的是,当阑尾炎已经合并化脓穿孔,即使手术顺利,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小儿哭闹是常事,作为家长要密切关注,在排除生理性的原因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