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中风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1. 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
(1)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
(3)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肥胖、高粘滞血症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应戒烟,少酒,每日饮酒不应超过100毫升(白酒)。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糖和血脂。
(2)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能促进胆固醇分解从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并能解除精神紧张和疲劳。
(3)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4)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人们的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因此我们要顺应天时,做到天人合一。眼下正是盛夏高温季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的老年人应摒弃“中风在寒冷季节才会高发”的观点,现代医学发现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将大幅上升,夏季高温应谨防热中风,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较少,夏天身体容易缺水。身体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会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增加中风的发生几率。
3. 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
中风虽来势急骤,但在发病之前,往往是中风发生前数分钟至数天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先兆症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1)头痛、头晕,(2)各种运动障碍:如肢体无力(尤其是偏侧)、活动不灵等等,(3)感觉障碍:如肢体麻木,(4)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态:如反应迟钝、无故哭笑等等。一旦发现周围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过度紧张惊慌。首先要保持安静,卧床休息,然后赶紧送往医院,如果病人神志不清,搬动最好用担架,途中避免颠簸,病人应躺平,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塞气道或引起吸入性肺炎。让我们记住S、T、R三步骤,它会帮助我们识别早期中风的病人:S:(smile)要求患者笑一下。T:(talk)要求患者说一句简单的句子 (要有条理,有连贯性),例如:今天天气晴朗。R:(raise)要求患者举起双手。另外一项中风症兆是: 要求患者伸出舌头,如果舌头弯曲或偏向一边,那也是中风的征兆。上面四个动作,患者如果有任何一个动作做不来,就要立刻打120!并且要把症状描述给电话里的医务人员。让我们都关注周围的人,记住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愿每一个人都远离中风,保持健康。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