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要心态乐观
癌症患者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个人的心理状况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保持良好的心情,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免疫力恰恰是癌症病人康复的关键因素。
在以前的医疗过程中。医生往往注重生物性因素,如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疗法等,而较少关注和重视病人的心里因素对癌症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对预后的影响。其实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里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已成定论。中医理论认为外感和内伤是引起疾病的因素,朱丹溪将乳腺癌的发生归结于“优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
现代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使抗肿瘤细胞增值,而精神因素就是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而使肿瘤发生、发展受抑制的。健康人体内正常细胞可能突变并形成癌细胞,但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具有监视、抑制和消灭这种突变细胞的能力,使其无法形成癌瘤。长期处于消极心理状态者,其免疫功能常常受限制,在不良情绪状态下,通过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轴的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发展,使患者加速死亡。
在对癌症人群精神生理状态的调查研究中,国外有学者发现,远离优虑和抑郁情绪、对人生看法持乐观态度的患者,其体内的病灶在未经治疗时,可出现癌细胞退缩或自然消退;晚期癌症病人由于坚强的信念和斗争精神,而使他们生命延长若干周或若干月。同是癌症患者,其疾病的发展速度不同,明显焦虑、抑郁、有消极情绪的人生存时间要比预期的短。因此,绝大多数学者均肯定地认为不良心理因素是促癌剂,情绪不良是癌细胞的活化剂。
在临床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性格比较内向、有一定社会地位、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身居重要岗位的人,或略有一定医学常识但似懂非懂者,患了癌症后,往往瞻前顾后,即怕单位知道后职位难保、又担心生意或金钱上的损失,要么忧虑工作、家庭中的问题,致使精神颓废,不思寝食,病情急转直下。相反,即便知道了自己的真实病情或癌症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但因性格开朗积极向上,能够正确面对现实,抱着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治疗的人,仍能得到让人如意的结果。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积极地自我心理调试,乐观饱满的情绪,确实有助于摆脱癌魔的阴影。癌症病人应学会面对现实,相互交流抗癌经验,多多阅读与疾病和厄运抗争的书籍,还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进行锻炼。只要精神不垮,就有可能创造生命奇迹。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