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您的骨头更结实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上公认的“悄无声息的流行病”, 它被国际医学界排放在同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同等的位置上,是当前的五大疾病之一。都市人越来越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作为传统老年病的骨质疏松呈现低龄化的趋势。骨质疏松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根据多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骨质健康已亮起红灯。都市人群户外活动少,导致日晒不充足,以及忙碌的脑力劳动,让人少动多静,加上饮食太过精细,维生素D摄入量过少等,成为如今“骨松”低龄化的罪魁祸首。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如何做好预防呢?
1、多晒太阳及室外活动。既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又有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作用。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妇女等非常必要。至少坚持每天30分钟,每周3-5次的体育锻炼。适当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肉系统强度,对骨骼健康最为有益的运动是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爬楼梯、打网球、跳舞、打太极等,均可强化骨骼系统,增强平衡能力,减少骨折发生几率。
2、补钙 还要补维生素D。补钙肯定是预防骨质疏松最好的办法,大部分人可以通过食物来摄入适量的钙质,多食含钙食物,如菠菜、韭菜、蘑菇、动物肝脑、鱼类、骨汤、牛奶等,年龄偏大或是有慢性疾病的人需要专门补充钙剂。除了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没有维生素D,人体不能吸收和利用钙,但过量的维生素D对人体也是有害的,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避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碳酸饮料、咖啡、浓茶、常喝可乐也会降低女性骨密度。喝得越多,越容易患骨质疏松。嗜烟、嗜酒的坏习惯都会影响肠道对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烟草中的成分还会使雌激素减少,易造成女性早绝经。
4、保持适当的体重。“又瘦又小”的人比较容易得骨质疏松。现在很多女性朋友都减肥,其实人体有适当的脂肪,雌激素也会相对较多,从而增加肠对钙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防止骨质疏松。不少现代女性过度追求苗条,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减掉了骨量,年纪轻轻就发现有骨质疏松的症状。
5、定期检查骨密度。
骨密度检查(BMD)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以及了解疾病进展的方法。医院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是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试,主要测量部位为:腰椎、髋关节及全身骨量。这种测量方法很安全,扫描时间短,辐射量很小,可测试全身和任意骨及骨折发生部位的骨量。而且测量时吸收X线的剂量小于拍一张X光胸片,简单易行而无痛苦。检查结果当时就可出来,以实现日常监测,以便及早干预治疗。
6、中医食疗。
(1)核桃补肾粥:核桃仁、粳米各30克,莲子、怀山药、黑眉豆各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6克。将上述用料洗净,黑眉豆可先行泡软,莲子去芯,核桃仁捣碎,巴戟天与锁阳用纱布包裹,同入深锅中,加水煮至米烂粥成,捞出巴戟天、锁阳药包,调味咸甜不拘,酌量吃用。有补肾壮阳、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两亏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2)姜附狗肉煲: 熟附子6克,干姜少许,狗肉250克。将狗肉洗净,切块,红烧至半熟后,加入附子、干姜煨烂,调味后吃用。有温肾壮阳、益气补虚之功效。适用于肾阻虚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3)桑椹牛骨汤: 桑椹子25克,牛骨250克至500克。将桑椹子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置深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面上浮沫,加姜、葱再煮。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随即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椹子,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此方有滋阴补血、益肾强筋之功效,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对肝肾阴亏引起的失眠、头晕、耳聋、神经衰弱等也有疗效。
积极预防和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骨质疏松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高危人群来说更是如此。坚持合理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能够保证人的一生在儿童期、青春期、孕乳期、成人期都能储备更多的骨矿物,并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同时使绝经期后的妇女及老年人减少骨矿物的丢失,达到降低骨质疏松发病率的目的,让我们的骨头更结实!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