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饮食,延缓肾功能的衰退
肾脏出了问题,各种功能受损,有些损伤是不可逆转的,肾脏会逐渐失去代偿能力,慢性肾功能衰竭(GFR) 就发生了。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主要从解除病因,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入手。目前还没有直接修复受损肾脏的手段。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高血压,慢性肾炎等基础疾病,防止肾功能迅速恶化。
2、积极进行营养治疗,达到缓解各种症状,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目的。
3、治疗肾衰引起的并发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肾性贫血,高脂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等。
4、尿毒症的患者,必须用透析(人工肾)或肾移植替代损毁的肾脏以维持生命,增加患者痛苦且费用昂贵。
饮食治疗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有效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限蛋白饮食,怎样做才对?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必须在早期即开始限制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正常吃饭每千克体重平均摄入蛋白质约为1.0~1.2克。肾脏不能正常工作后,应该按照0.5~0.6克/千克体重/天来限制蛋白质给它减负,相当于正常摄入量的一半,这是一个容易实现并长期坚持的标准,满足这一要求的饮食偏素,可能还需要用淀粉替代部分主食。
二、吃点儿甜食。
甜食被现代人视为洪水猛兽,常常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现代病联系在一起。然而,甜食对肾病患者并非一无是处。充分利用甜食相对低蛋白高能量的优点,来满足营养需求,丰富患者的饮食,带来更多的饮食乐趣。
三、不得不防的血脂异常。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容易发生血脂代谢的异常,常常在肾功能不全的早起就已有所表现,血浆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极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浓度都有可能升高,血脂异常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慢性肾衰患者不得不早防早治血脂异常。
四、能随意饮水吃蔬菜水果吗?
约略计算一下前日的尿量,在此基础上增加500毫升就可作为当日的补水的参考量,24小时尿量超过1500毫升者,更应酌情补充钾盐,以水果果汁和蔬菜补钾自然更受欢迎,只有出现少尿,高钾血症时要采用低价饮食即不选含钾过多的果蔬,另外,在烹调时可用水煮,泡的方法可去除部分钾。
五、怎样控制食物中的钠?
日常食物中,食盐是钠的主要来源,一般人适当限制食盐用量就能很显著降低钠的总摄入量,但是对于需要严格限钠的患者来说,还需要关注食物中的含钠量,回避那些含钠高的品种,限制食物中的钠一般应选择每百克钠含量在100毫克的以内的品种,如瘦肉,鸡肉,大白菜,菜花,莴笋,冬瓜,西红柿,荸荠,各种水果等,那些每百克含量超过200毫克的食物,如牛肉干,苏打饼干,话梅,油饼,豆腐,紫菜,芝麻酱,虾米,腌制的食品,容易使总钠摄入量超过标准。
六、补钙非多多益善。
高钙低磷饮食有助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预防肾性骨病的发生。肾衰患者补钙不能全靠饮食,降磷的口服钙剂,以及为防治肾性骨病而用的活性维生素D3,其补钙功效都强于饮食。适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钙,维生素D的推荐的标准是:钙:1000-1200毫克/天 维生素D:10微克/天。
七、限磷宜早不宜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和排出磷的能力低下,导致血磷升高,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这可使尿磷的排泄增加,使血磷在一定的时期内尚能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但随着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会出现失代偿的情况。食物中的磷是与蛋白质协同存在的,所以一般的低蛋白质饮食含磷量往往就很低了。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和磷丰富,海带,紫菜,芝麻酱,花生,干豆类,坚果,粗粮等植物性食物含磷也不少,不过粮谷中的磷多为植物磷,不经过加工处理吸收并不充分。蔬菜,瓜类,水果,猪血,蛋白,海参等磷含量较低。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