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中令人困惑的问题
无论在医院诊疗患者中,还是在与朋友聚会时,经常会有人向我提出有关高血压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血压高为什么没感觉,没感觉就不治疗吧?我不胖、血脂又不高,不会有高血压吧?吃了高血压的药就不能停,血压刚开始高就不要吃药,凡药三分毒!刚开始吃药要吃便宜的,好药要放到最后。血压正常了,就可以不吃药了。我这个药吃了好长时间了,要不要换其它种药?
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是高血压患者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提出也恰好折射出高血压防治在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三个问题:知晓率低(不知道什么是高血压) ;服药率低(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 ); 控制率低(不按病情科学服药,控制血压不达到要求)。高血压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显示,在2010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估计患病人数达到了3.3亿。研究证实血压增高无论是收缩压增高或是舒张压增高,都和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明确相关,只要能把血压降下来,就能使脑卒中减少40%,心肌梗死减少16%。
有相当多的高血压患者初期血压并不太高,或有时高有时正常,症状也就不明显;有人称高血压为“无声的杀手”,近四分之一的患者血压非常高而无明显症状,所以千万不能只凭感觉来判断病情及作为服不服药的依据,更不能因为自己平时身体好,没有遗传因素、肥胖、血脂高等而放松对血压的注意。医院规定:凡年龄超过35岁到医院初次看病的患者,不论以往有无高血压都要测量血压,就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的一项措施。
目前高血压的防治还是突出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如果血压升高的程度不是非常严重,更多的应该提倡改变生活方式,比如控制体重对降压非常关键,再比如限制盐的摄入,坚持运动,进行有氧运动有利于降压,也有利于控制体重。如果能够通过饮食和运动的方式控制血压,我想副作用最小也是最安全的处理办法。如果血压增高非常明显,病人不能够很好地改变生活方式,管好饮食和坚持运动的话,这种情况就必需使用药物来降血压。如果高血压的到有效控制,获得的益处远远大于药物本身的副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国内外广泛的临床试验所证实,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因噎废食”的想法是错误的。同时如果服用的药物效果很好,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中药非常有道理的说法是“效不更方”,现在病人为什么老是提出来换药的问题,主要是病人有些顾虑,一个是怕药吃长了会有副作用的累积,二是怕药吃长了会失效或疗效变差,这些没有必要的,如果长期用药,血压稳定,频繁改药是血压控制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用,说通俗点宁肯忘了一顿饭也不要忘了一顿药,但有一些轻度高血压患者,由于他们生活方式的健康化,可能原来是高血压,现在到了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针对这部分患者来说,不一定继续用药,但是注意继续观察血压变化。在药物的治疗和选择上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不能看药价的高低,更不能看别人服用那种药物有效而随意改变自己的服药种类。如果你发现血压高或血压不稳定的话,为了您的健康,最好到正规医院的专科门诊看一下。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