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与抑郁症
近来,美国著名Mayo诊所的报告指出,约有1/3的冠心病人曾出现过抑郁症症状;而在普通成年人中,这一比例只有1/20.绝经期后抑郁症的妇女患冠心病或因此死亡的概率,比没有抑郁症的,高出50%。显然,抑郁症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抑郁症常是冠心病的先兆。有资料表明,抑郁症并有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绞痛或冠脉塔桥术后的病人,比没有抑郁症的,死亡率要升高2~3倍。抑郁症病人得了冠心病,抑郁症病情也容易反反复复,迁延不愈。另外,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戴维森(Karina Davidson)等,对1739人进行了为期10年的追踪研究。他们把研究对象的正面情绪,从低到高分为5档。发现:正面情绪每提高一档,得冠心病的几率降低22%。显示,正面情绪可能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看来,要减少冠心病的风险,不仅要努力防止抑郁症,也要提倡积极的正面情绪。
抑郁症病人为何容易得冠心病?国内有研究指出,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冠脉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炎症等因素有关。
遗憾的是,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没有得到医生足够的重视。甚至多数医生持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Mayo诊所的海耶斯博士指出:“刚被确诊为冠心病时,感到忧伤可能是很自然的一种反应;但是,这种负面情绪持久不退,或是你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即应引起重视,并请医生确定是否合并了抑郁症”。
冠心病伴抑郁症有哪些临床表现呢?有人列出了抑郁症主要表现为: (1) 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 (2) 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3) 精力减低、无原因的疲劳感; (4)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5)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 或有内疚感; (6)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7) 反复出现自杀想法或行为; (8) 睡眠障碍; (9) 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 (10) 性欲减退。上述症状中符合4 条, 且持续2 周以上, 即可诊断抑郁症。
冠心病伴抑郁症如何防治?在对冠心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要对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和选择性的药物治疗。首先要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心理治疗有利于冠心病伴抑郁症者的恢复。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要有选择性。因为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症同时也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如体位性低血压、心脏传导异常、室性心律失常等, 严重者加重心肌缺血程度。 所以选择抗抑郁药物治疗,特别是老年人,用药更应慎重。传统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 这些抗抑郁药物效果好、价廉, 并有改善睡眠作用, 但不良反应大, 尤其对心血管系统, 因此较少用于心血管病人。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物等新型抗抑郁药已广泛应用于抗抑郁治疗一线, 其具有高效、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尤其在抗抑郁治疗过程中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
冠心病与抑郁症的关系,尤其是相互作用机制、更有效的药物治疗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应引起临床医生、病人及家属的重视。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