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不良肥胖,更容易瘦下去

2015-08-10

 

 

肥胖话题,几乎是永远的热点。在中国,肥胖的发生率大幅上升。有资料表明,中国成人中超重人数已达1.5亿,肥胖人群有6000万。专家反复教育提醒公众,肥胖是慢性疾病的温床,而肥胖主要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

肥胖可分为良性肥胖和不良肥胖。良性肥胖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良性肥胖与不良肥胖界定的标准是胰岛素、甘油三酯、血糖等是否正常。如果这些指标尚好,代谢正常,而且又不打呼噜,一般来说就属于良性肥胖。

中国目前没有一个安全有效的减肥药。对于肥胖,我们必须“未胖先防”,在体重刚开始往上升的时候,及时掐灭苗头。千万不要等长到很胖了才开始行动,否则到时减肥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对于已经肥胖的人,要判断出属于良性肥胖还是不良肥胖。良性肥胖人群只要注意生活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具体措施为:

管住一顿晚餐

晚餐的脂肪合成是非常厉害的,管住晚餐后,脂肪的合成将明显减少。晚上代谢较慢,吃得过多,就易长胖。

改变一只优势手

比如,原来用右手吃饭,现在改左手吃饭。这样可降低进食速度,吃得慢才不会刺激太多的胰岛素分泌,这样合成代谢就会减少。

餐前喝一碗汤

广东人相对来说胖人少,就是因为有饭前喝汤的习惯。餐前一碗汤,先把胃酸稀释,抑制食欲。北方人胖子明显比广东人多,所以饮食习惯也能决定体形。

餐前吃一个水果

我们有句俗话叫“餐前水果是黄金,餐后水果是垃圾”。餐前吃水果能产生一定的饱腹感,从而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另外,水果中的维生素和各种营养成分,空腹状态下较易吸收,饱腹时则吸收较少,变成垃圾排出体外。

一口饭菜咀嚼15下再下咽

这样可以减慢消化吸收的速度。

每天坚持走一万步

很多运动项目受场地、器械或其他因素影响,对患者来说都不容易实现,唯有走路是最容易做到的。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身高1.78米,体重原来有180斤,他身上常常带个计步器,无论如何他每天都要创造条件走上一万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的体重已降到了145斤。

做到以上这几点,何愁瘦不下去呢?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