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防治科普知识
1、什么是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简称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妇女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一般是在30-35 岁,浸润癌为50-55岁,由于多种因素现宫颈癌发病趋于低龄化,据有关报道曾有一例14岁左右患者。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00 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我国占1/5,是除乳腺癌之外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
2、子宫颈癌?? 可以预防的癌症
由于女性患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一般是在30-55岁,因此,宫颈癌对家庭和睦用社会造成了严重威胁,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子宫颈癌病因是比较明确的癌症,(也是恶性肿瘤中唯一明确病因的)即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 感染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子宫颈癌是唯一可以通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及宫颈细胞筛查早期发现及时防治的癌症。请详细阅读以下信息,了解如何通过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及宫颈细胞筛查,帮助自己远离宫颈癌的威胁。
3、哪些人需要接受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宫颈筛查?
对于30 岁及以上的妇女,建议常规进行人乳头瘤病毒 与细胞学的联合检查。虽然该年龄段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机率下降,但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持续存在的可能性增加,易进展为宫颈癌,是宫颈癌高发期。进行联合检查可提高宫颈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对于30 岁以下的女性,由于性生活活跃,感染的机率相对较高,但因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强,因此大多是一过性感染,不需要进行常规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但是,如果年轻女性尤其是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18岁或有多个性伴侣或者有低龄分娩或多产者或者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包括其性伴侣曾患有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均应尽早筛查。另外,当细胞学检查结果意义不能明确时(临床上一般称为ASCUS),建议任何年龄段的女性都应接受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引起宫颈病变之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能潜伏数月乃至数年。如果细胞学结正常,但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阳性,提示仍可能有患宫颈癌的风险,建议应该在一年后进行复查,如果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果持续阳性,则不论细胞学结果如何,都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4、什么是人乳头瘤病毒 (HPV)?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DNA 病毒,感染人类的皮肤或黏膜,大约80% 的人一生会感染或接触到人乳头瘤病毒。它通过性接触传播,对大多数女性而言,人乳头瘤病毒常常是一过性感染,在其引起细胞发生异常改变之前就可通过人体自身免疫力将其完全清除,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但是对于有些人,感染可能会持续存在
5、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及易引起宫颈癌的类型
人乳头瘤病毒共有100 多种类型的HPV 病毒,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目前已经明确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女性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后,如不能依靠自体免疫力清除病毒,感染就会持续存在,若不能及时检测出高危病毒并及早处理,宫颈细胞就会发生异常改变,并有可能进展为癌。
6、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有怎样的关联?
大约有100多种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其中30多种与生殖道疾病有关,可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人乳头瘤病毒亚型被称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引起其它病变的人乳头瘤病毒称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最常见为尖锐湿疣。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女性感染高危型HPV 后,如果不能依靠自体免疫力将清除病毒,感染就会持续存在,若不能及时检测出高危病毒并及早处理,宫颈细胞就会发生异常改变,并有可能进展为癌。然而,有病毒感染并不等于一定会是癌,因为机体自体免疫力可以清除病毒,故无需恐癌。
7、如何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80% 的人一生至少感染一次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主要通过皮肤亲密接触传播,如性交。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后,病毒可以很容易地就自行消失也可能会处于休眠状态长达数月乃至数年,在此期间不引起任何症状,因而无法检测。但如果病毒被激活,就有可能引起细胞发生异常改变,并被检测出来。因此,定期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非常重要。
8、子宫颈癌的发展过程
宫颈上皮细胞长期在人乳头瘤病毒的作用下,出现形态异常改变,进而发展成高度的癌前病变,从癌前病变发展为癌大约需要10 年的时间,如果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就可阻断癌症的发生。
9、如何预防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癌症。应积极进行预防和定期筛查,增强免疫力,多做运动,均衡饮食,提高人体对人乳头瘤病毒的消灭能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经期和性生活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落实避孕措施,减少流产发生,避免过早性生活和多个性伴侣。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那么宫颈癌发生发展将会得到控制,死亡率将会快速下降1/3 或1/2。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