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下的胎儿安全吗?
小知识:什么是超声诊断?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16-20000赫兹之间。若超声频率在20000赫兹以上,人耳就听不到了,这种声波被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检查的原理是基于人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密度不同,超声波进入人体后能产生不同的反射、折射,通过反射波,在仪器上可显示人体内部器官影像。因此,超声诊断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
超声诊断应用于妇产科,已有近50年历史。它不仅可以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而且可以诊断早孕以及监测胎儿宫内发育,因而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产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孕期做超声检查的必要性
胎儿在孕妇子宫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而生长发育着,超声检查主要有两种作用,第一是定期评价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因为医生可以测量胎儿的一些指标,比如胎儿头部、四肢、腹围等径线,这些指标在正常情况下与胎龄相关,所以可以评价胎儿成长的速度是否正常。第二是了解胎儿身体结构发育是否正常,可以检查出无脑儿、严重脊柱裂、严重脊膜膨出、单腔心、严重胸腹壁裂伴有内脏外翻等。此外,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还可以检查胎儿有关的血流是否正常,比如脐动脉血流、大脑中动脉血流等;必要时还可以评价母体子宫动脉、胎盘等血流状况。
阈值安全剂量,保障胎儿健康
超声诊断,对宝宝有没有影响呢?
超声对人体或胎儿有害还是无害,目前认为关键在于超声的剂量,也叫阈值安全剂量。当产科使用的超声剂量小于这个值时,它是无害的;反之,大于这个值时,则可能会产生有害的效应或损伤。就剂量而言,超声仪器的功率小于10毫瓦/平方厘米,不至于对人体或胎儿造成损害。当然,在正规医院、在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医生操作下,这点比较有保障。
有些研究指出,B超、彩超单次检查且在固定部位、特殊部位(如眼球、睾丸等)时间太长(超过20分钟),在显微镜下会观察到一些细胞形态上的改变,推测是超声波发射、接收过程中的热效应所致。但 B超、彩超检查过程中,普通、常规胎儿检查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而且并非在某一点固定不动。即使有些难以显示的部位,多数也是要孕妇起身活动一段时间以后再次检查。
超声诊断对胎儿出生后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诊断剂量的超声诊断对儿童发育没有远期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出生婴儿及儿童期患癌的危险性。也有随访调查发现,孕期经历单次和多次超声诊断的胎儿出生后,在语言、行为和神经发育等各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别。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