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怎样才能煎好中草药?

2015-08-03

 

 

中草药简、便、廉、验的特点一直为广大百姓认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草药被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和日常生活保健。正确地煎煮中药是保证药尽其出、药尽其用充分发挥好中药效用的重要环节,怎样才能煎好中草药?

一、选择适宜的煎煮容器。

最好用砂锅、土瓦罐、搪瓷锅或不锈钢器皿。此类器具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而且受热、保温性能良好。煎药容器忌铝、忌铁,因为这些活泼金属易与中药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二、煎药用水的选择。

质地清洁透明、味道甘甜纯正的自来水、泉水、河水、湖水、井水、池糖水及纯净水都可以作为煎药用水。相反,质地混浊、味道怪异、反复煮沸或放置热水瓶中较久的水,均不能作为煎药用水。考虑到自来水有残余氯的影响,可以将自来水在容器内放置数小时再用来煎药,以减少氯对药物的干扰。建议不能用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矿泉水,因个别金属离子可以和中药中的生物、苷类、鞣酸发生化学反应,有条件的可以选用纯净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三、用水量与药量的匹配。

加水过量会使药液过多而药汁浓度过低;加水太少,则不仅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还很容易焦糊。一般地:总用水量(头煎、二煎合计)与中药总重量之比为101,即100克中药需要1000ml水。经验的做法是在煎煮容器中轻轻按住中药,加水至水面高出药物2厘米左右。特殊情况最好咨询中药师(必须根据药物的质地、性能、吸水量以及煎药时间的长短而适当增减)。

四、浸泡适度。

牢记“冷水泡药”的原则,切忌开水、热水泡药。务必用冷水浸泡使中药慢慢变软、细胞壁膨胀后再煎煮。这样,随着水温的逐渐增高,药物的有效成分才更容易煎出。

以花、叶、茎为主的中药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以根、种子、果实等为主的中药应当浸泡30~60分钟。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可以短一些,冬天气温低必须浸泡半小时以上;治疗感冒的中药浸泡时间可短;滋补类中药,浸泡时间可稍长。

五、注意掌握火候。

煎药的火候有武火和文火两种(即大火和小火)。多“先武后文”,即先用武火急煎,待煎沸后改用文火缓煎。

六、控制好煎药时间。

煎药时间长短视病情、药性而定:

感冒类中药煎煮时间多短,并且,头煎药通常沸后再煎煮10分钟左右;煎第二次时,在煎沸后再煎5分钟左右即可。

滋补类中药煎煮时间宜长,头煎通常在煎沸后再煎30~60分钟;第二次煎时需在煎沸后再煎20~30分钟。C一般情况:头煎是在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即可;二次煎时,只要在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就好。

七、注意特殊煎法(注意倾听中药师发药时的用药交代)

对标注有先煎后下烊化和服包煎等字样的中药,需要特殊处理,必须按照中药师的要求具体操作。

煎煮中药确实有挺多讲究。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煎药方法,才能使中药发挥出更好的疗效。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