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高血压病中医药预防保健

2015-07-31

 

 

     中医古文献中无高血压病的名称,但有关高血压病症状的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源候论》说: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这些论述对现代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高血压的预防

1合理膳食:以低糖、低脂、优质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素为原则。减少膳食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 ,提倡多食牛羊肉、禽肉、鱼肉、豆制品和奶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因为膳食鱼类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较高的膳食鱼类及海产品,尤其对舒张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多食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香蕉、苹果、柑橘) 增加钙的摄入量,提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和海产品,因为钙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低盐饮食,少吃咸菜及腌制品。少饮可乐、雪碧等含糖量高的饮料,提倡饮用绿茶。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提倡多吃海藻类和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喉头姑、银耳、黑木耳和茯苓),提倡多吃一些杂粮和薯类。粗细均衡搭配,做到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吃好早中餐,晚餐不宜太饱。

   2控制体重:体重和体重指数与血压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它与肥胖有着先天的亲密联系,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

   (3)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能引起小动脉痉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应不吸烟及尽早戒烟。同时有研究显示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平均比非饮酒组高0.55倍。

   4适量运动:坚持有恒、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按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的适量适度运动对健康有利,应避免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只有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主要消耗脂肪,而高 强度的运动主要利用糖原,增进食欲明显,不利于饮食控制。每周可运动35次,每次3045分钟。每天可做10分钟的深呼吸,下蹲起的动作。深呼吸是通过腹式呼吸,使膈肌下降,使腹部内脏器官受到温和的按摩,改善微循环;下蹲起动作通过体位改变可以增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调节血管的功能,是消除许多症状的有效办法。另外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等松弛方法,可以使人心静气和、心情放松,对控制血压也有着重要作用。曾有报道气功疗法近期降压的有效率为90%,使舒张压下降明显,练功20分钟可使舒张压下降。

 2、中医食疗:

1芹菜50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2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3)煮熟的黄豆浸于食醋中,23日后食之,每次1015粒,每日3次,坚持服食,有降压作用。

(4)淡菜、荠菜或芹菜各1030克,每日煮汤喝,15日为一疗程,对降压有效。

 3、中医茶疗:

  1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2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饮用决明子茶有治疗高血压之特效。每天数次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

 3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

  4、中医按摩:自我按摩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改善脑内血液循环,使微血管扩张,血液增加,血压降低,防止动脉硬化。按摩方法有两种,一是按摩手指甲根部,二是按摩涌泉穴。

 按摩手指甲根部的方法是:在手的大姆指的指甲根部,以另一只手的大姆指与食指夹住,转动的揉搓,然后,自指甲边缘朝指根方向慢慢地揉搓下去,勿用力过度,吸气时放松,呼气时施压,尽可能于早起、午间、就寝前做三次,这样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按摩涌泉法简单、实用,方法是取坐位于床上,用两手拇指指腹自涌泉穴推至足根,出现局部热感后再终止操作,每日12次。临床上足浴、足按摩涌泉两者常同时进行。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