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乳腺癌的防治浅谈

2015-07-2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其发病常与遗传有关,年龄在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乳腺癌在男性中罕见,仅占1-2%。

一、哪些人更容易患乳腺癌?

1 年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

2 遗传因素:一级亲属有乳腺癌者(尤其母亲、姊妹),其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患有某些乳腺良性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等)者。

4 月经初潮较早者(早于13岁)或绝经较晚者(晚于55岁)。

5 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未哺乳者风险明显增高。

6 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7 口服避孕药。

8 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饮食,体重超重,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9 既往有胸部放疗的淋巴瘤患者。

10 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

二、乳腺癌可以预防吗?

    现在还没有有效的乳腺癌预防方法,仅有双侧乳腺切除的妇女其乳腺癌的发生机率几乎为零。但是这种预防方法显然不能被大家所接受。所以,乳腺癌的预防只能针对高危因素,尽量避免成为高危因素人群。如果你已经成为高危人群,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求最好的预后。对于那些良性的乳腺疾病,进行必要的干预,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最重要的就是患者本身对于疾病的重视,在自检的基础上,定期请专科医师进行体检,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建议每位女性每月进行自自检,最好选择月经来潮后7-10天进行。乳腺癌筛查,对于非高危人群女性,在40周岁以上每年最少一次专科医师查体,而对于高危人群,起始年龄将提前到20周岁。乳腺癌的表现主要为肿块、皮肤改变(如橘皮现象、酒窝征、破溃)、乳头凹陷、乳头湿疹样改变、乳头溢液、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及转移后的相应改变,乳房疼痛的表现较为少见。

乳腺X线检查是有效的乳腺癌筛查工具。对于非高危人群,建议40周岁以后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而对于高危人群,可以将时间段缩短为半年。而对于40周岁以下的非高危人群,体检未发现异常的患者,由于乳腺组织致密,X线穿透力差,故不建议X线检查。乳腺癌的表现主要包括肿块、钙化、淋巴结肿大等。

乳腺B超检查在乳腺辅助检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于40周岁以下腺体较为致密的患者。乳腺MRI检查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于一些恶性程度较低或者在乳腺X线检查不典型的乳腺癌病灶,MRI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其他辅助检查包括CT、肿瘤指标、红外线等等,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四、乳腺癌如何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最重要的为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乳腺肿块的大小以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手术方式。术后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性治疗在病理检查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决定。

五、乳腺癌的预后如何?

    如果能做到乳腺癌的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对于原位癌,其可以达到治愈的程度。乳腺癌的局部复发多数发生在治疗最初几年内(85%在五年内)。因此,定期复查、定期乳腺X线摄片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对侧乳房再发乳腺癌至关重要的措施。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