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红眼的处理

2015-07-15

“红眼”是眼球结膜血管扩张充血。引起“红眼”有许多原因,其中,各种类型的结膜炎是红眼最常见的病因,其他还有眼外伤、眼部本身的炎症,如角膜、眼内感染及青光眼、眼部免疫性疾病、眼部肿瘤等均引起红眼。我们的任务是要分析引起红眼的原因,这样就可以确定治疗方案,使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临床上结膜炎有很多种类型,许多病因,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原虫等感染,也有过敏及全身相关疾病,如肺结核、梅毒等引起。我们应该注意详细询问病史:病史能为诊断提供许多信息,比如红眼持续时间、有无合并全身感染、有无戴接触镜史。有无眼外伤、及手术史等。症状和体征:眼分泌物的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涂片加培养,可以得出诊断。下面就感染和过敏导致的红眼性结膜炎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感染导致的红眼:

一、细菌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急性乳头状结膜炎伴有卡他性粘液性脓性分泌物是多数细菌性结膜炎特征性表现,最初单眼发病,通过手接触传播后波及双眼。患者有刺痛感、异物感和流泪等症状。

体格检查:结膜弥漫性充血,粘液脓性分泌物。如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性结膜炎伴有球结膜下出血。

实验室检查:分泌物涂片或者结膜刮片通过革兰氏和吉姆沙染色,染色在显微镜下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和细菌,严重的细菌性结膜炎治疗效果差者,尤其是儿童,应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有全身症状者应进行血培养。作出诊断。

治疗:().去除病因:避免接触感染。

           ().一般细菌性结膜炎是靠经验治疗,不常规作革兰氏染色和培养。

     治疗方案1.1)轻中度结膜炎:

氨基糖苷类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托百士)是临床使用最多且副作用小的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突出,是眼部感染的一线药物,对大部分致病菌敏感,对角膜及全身安全性比较好,3岁儿童安全使用。

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滴眼液)

               2)中重度结膜炎:

氨基糖苷类+头孢类(妥布霉素+头孢唑啉滴眼液)

氟喹诺酮类+头孢类(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滴眼液+头孢唑啉滴眼液)

       治疗方案2.   10%的患者需要培养修正诊断方案,确定致病菌后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

           ().切勿包扎患眼。

 

二、病毒性结膜炎

这是眼科常见的感染,通常有自限性,眼部病毒感染超过3天,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病毒性疾病 。常见的是有腺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及单纯疱病毒感染引起的。

1. 咽结膜热: 是由腺病毒3型引起,临床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分泌物,易在幼儿园、学校中流行。

2. 流行性角结膜炎:是由腺病毒819型引起,传染性强,起病急,伴有剧烈眼部疼痛、畏光、角膜上皮及上皮下炎症病灶,荧光素染色(+),结膜下出血。

3.        出血性结膜炎:是由肠道病毒70或柯萨奇病毒A24感染,特征为球结膜充血,散在球膜下出血。

4.        单纯疱疹病毒性结膜炎:眼脸和眼周疱疹样出疹,角膜呈树枝状浸润,荧光素染色(+

各种类型的病毒性结膜炎都可能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与细菌性结膜炎不同,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是水样,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显微镜下有单核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占多数。

     病毒性结膜炎的治疗:

1.切断感染传播途径,出现感染时避免人群之间的接触。

2.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如更昔洛韦滴眼液,干扰素滴眼液等。

3.人工泪液。

 

三、衣原体性结膜炎 (包括沙眼和包涵体性结膜炎)

     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目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有3亿一6亿人咸感染沙眼。

      临床表现:1.患者异物咸感、流泪。2.睑结膜及穹窿结膜充血,血管模糊,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疤痕形成呈灰白线状或网状,角膜血管翳。

      诊断:

1.上睑和上穹窿部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或二者兼有。

 2.上睑和(或)上穹窿部结膜出现疤痕。

3.角膜血管翳。

4.结膜刮片有沙眼包涵体或沙眼衣原体检查阳性。在第一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之一项者可诊断为沙眼。

5.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各占一半。

治疗:

1.局部:酞丁胺或新霉素滴眼液,4次/日,疗程最少10一12周。

2.全身:急性期或严重沙眼全身应用抗生素,疗程3-4周。我们推荐8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口服阿奇霉素或强力霉素,但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不应该使用,婴儿和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口服红霉素。

3.手术治疗:乳头多者行沙眼摩擦术,滤泡多者行沙眼挤压术。

4.沙眼并发症的手术治疗:倒睫矫正术,鼻腔泪囊吻合术。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